历史

程恩泽

程恩泽(1785~1837)清代学者、官员。字云芬,号春海,安徽徽州歙县人。师从凌廷堪,于金石书画、医算,无不涉及。嘉庆十六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历官贵州学政、侍读学士、内阁学士,官至户部侍郎。熟通六艺,善考据,工诗,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,与阮元并为嘉庆、道光间儒林之首。著有《国策地名考》、《程侍郎遗集》。 关于评价 程恩泽是清代著名的诗人,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,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自身的理想。同时,他在诗歌创作上主张“凡欲通义理者必自训诂始”,注重学问和语言的运用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。他的诗歌多涉及日常应酬和咏物写景,用词简练,押韵巧妙,对后世诗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因此,可以认为程恩泽是一位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清代诗人。